隱私權聲明
本公司關心使用者隱私權與個人資訊,並遵守本公司的網站隱私政策,使用者若有任何問題,可以參考本公司的「網站隱私政策」,或利用電子郵件或連絡電話詢問本公司.
2024
07
24

Google為何續命Cookie?從行銷視角看懂2大關鍵,替代方案「隱私沙盒」有何爭議?[轉載自數位時代]

關鍵字:網頁設計程式設計專案開發網路行銷電子商務APP開發設計

Google在2019年首次喊出要讓第三方Cookie退場,市場已經戰戰兢兢等待了四年,每一年表定的時效接近,Google都會再次宣布延期消息。但這一次,Google正式宣告「Cookie不退場了」。

 

我們認識到這一轉變(Cookie退場)需要許多參與者的重大努力,並將對出版商、廣告商以及所有在線廣告相關人員產生影響,有鑑於此,我們將不再廢除第三方Cookie,而是會在Chrome 中引入一種新體驗,讓人們可以做出一個適用於網頁瀏覽的選擇,並隨時調整。
- Google -

Google在部落格文章指出,決定讓Cookie繼續留存,是考量到對市場的影響太大,但外界推測,還有另外兩大原因,導致廣告巨頭放棄這項冒險的決策。

 

原因1:Google的解決方案「隱私沙盒」還沒準備好

Google原先為了取代Cookie,打造出一種全新的「隱私沙盒(Privacy Sandbox)」技術。

隱私沙盒是利用API的方式,將用戶根據瀏覽行為、興趣分組,創建「群體」,廣告商可以對整個群體而不是單一用戶進行定位,藉此保護個人隱私,並且不會涉及跨網站的詳細跟踪。

Google 隱私沙盒(Privacy Sandbox)

Google 隱私沙盒(Privacy Sandbox)計畫網站,仍寫著「為Cookie限制做好準備」的內容。
圖/ Google

 

這次宣告續用Cookie的同時,Google也特別指出將繼續投資開發隱私沙盒,並在Chrome瀏覽器中加入更多的隱私控制功能,作為全新的體驗方式。

同時也發布一篇文章公布隱私沙盒的測試成績: 在沒有使用隱私沙盒的情況下移除Cookie,出版商的收入減少了34%;但加入隱私沙盒後,為出版商帶來13%的成長 ,當初就是希望藉由隱私沙盒技術的提升,降低Cookie退場對市場的衝擊。

看起來是不錯的解方,但隱私沙盒從公布至今一直飽受爭議。

最早是引發歐洲和美國反壟斷監管機構的關注,認為Google可能利用這項技術控制廣告技術市場,並削弱廣告競爭對手的能力;電子前哨基金會(EFF)更是在去年9月發文強力抨擊,認為隱私沙盒的技術是「一個可怕的想法」, 不旦讓Google對瀏覽器中的廣告有了更多的控制權,同時並沒有真正保護用戶隱私,「他們的作法確實發生了一些變化,但主要任務還是跟蹤用戶的網路使用情況,以供應Google的廣告事業。」

其他主流瀏覽器也不買單,包含蘋果Safari、Mozilla的Firefox,也都以隱私疑慮為由,拒絕在瀏覽器提供隱私沙盒服務。

看起來靠隱私沙盒取代Cookie的路還很長, 若此時貿然讓Cookie退場,很可能傷及Google最核心的事業,也就是占比將近8成的廣告收入 ,顯然短期內還是需要Cookie繼續做好它原本的工作。

 

Google總部

Google
圖/ 隋昱嬋攝影

 

原因2:Mertech崛起!以精準度取代廣度

Google手中的替代方案還沒準備好,但市場不等人,各種廣告科技、行銷解決方案已經在這幾年如雨後春筍冒出,揮舞著大旗準備協助品牌脫離Google的掌控。

品牌顧問公司One Shot執行長黃一峰分享台灣市場的觀察,品牌已經開始大規模使用精準投放的「受眾包」,也就是擁有網站、數據的業者,會把自己手中的會員數據整理成去識別化的一包資料,賣給需要的品牌,品牌就可以利用這些數據精準投放廣告。

其中三種最搶手的數據類型,就已經涵蓋非常廣泛的消費者訊息:

1.新聞媒體:全台300-500家媒體的瀏覽紀錄,掌握興趣關鍵主題。
2.零售媒體:電商和零售商的消費紀錄,掌握用戶購買的品項和習慣。
3.電信數據:移動地點、撥打電話、瀏覽紀錄、app使用時間等資料。

藉由這些數據,就可以知道用戶愛看什麼訊息、愛買甚麼、愛搜尋什麼內容。因此黃一峰認為,如今Cookie退場與否,對品牌來說幾乎不會產生影響,「同樣花一千萬的預算,我管你受眾包哪裡來?」

 

advertising analyse

廣告行銷產業已經在Cookie宣告退場的這幾年間快速成長。
圖/ Unsplash

 

但對提供「受眾包」的業者來說,也許就是不小的壓力,因為原本棄權的巨頭Google,重新回到這條賽道和他們競爭,希望品牌回頭將資金花在Google的廣告服務中,因此接下來拚的就是數據精準度,到底誰能為品牌廣告帶來更多的價值,對此誰更占優勢,可能還有待觀察。

曾被《華爾街日報》封為「Alphabet最大對手」的廣告科技公司The Trade Desk,多年來也不斷對廣告界、Google,甚至華爾街表示,Google取消第三方Cookie是一個戰略性的錯誤,

對此,The Trade Desk台灣暨香港區總經理顏任廷表示,數位廣告產業早已加大步伐邁入了全新的階段,如今的數位環境,遠遠超出了 Chrome的範疇。

以台灣來說,更多不依賴第三方 Cookie 的媒體管道,如 CTV/OTT、串流音樂、Podcast、遊戲、應用程式,佔據了絕大部分的使用時間。在這樣的背景下,那些不在「圍牆花園」內,且更優質的替代性身份識別解決方案,逐漸獲得越來越多的認可,這是網路世界的一次重大升級。

advertising

The Trade Desk台灣暨香港區總經理顏任廷認為,數位廣告市場已經脫離Chrome的範疇,進到連網電視、串流平台等領域。
圖/ Unsplash

 

經過這幾年的發展,市場靠著自給自足成長茁壯,巨頭Google也放下Cookie退場政策,強勢重回賽道,行銷廣告界自此將進入競爭更加劇烈的時代。

你可能有興趣的作品案例
傑立資訊傑立資訊事業有限公司
Powered by AWS Cloud Computing

電話:(02)2739-9096 | 傳真:(02)2739-6637 | 客服:[email protected] | 臺北市信義區和平東路3段257號6樓map

© 2019 傑立資訊 All rights reserved.| 網站隱私政策

線上詢價